作者: 陳如瑩
「寶寶最近看到我們在吃東西,居然也會嘴巴嚼嚼嚼,甚至流口水呢。」
「他的脖子似乎挺直了許多,每次都像是坐得端正地看著我們用餐,顯得相當有興趣。」
「有時候我抱著他一邊進食,他居然會伸手過來抓食物。」
「四個月大才剛收完涎,居然口水流得更多了,真是讓人驚訝。」
「媽媽,這其實是這個年紀寶寶正常的發展喔。你的寶貝好像在告訴你,他已經準備好要嚐試副食品了。」
這樣的對話在四到五個月大的寶寶健兒門診中非常常見。
孩子已經準備好了嗎?
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的建議,4-6個月大的寶寶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最好不要超過六個月。這個時期也是口服免疫耐受建立的時候,和以往對過敏兒要晚點添加副食品的觀念不同的是,近期研究發現早期接觸某些副食品可以降低未來對該食物過敏的機率。
同時,也要留意寶貝的身體發展,如吐舌反射消失、對大人吃食物感興趣、開始流口水或想抓東西,以及頸部支撐發展好可以獨立坐直等。
副食品的順序要怎麼加?
一開始,可以給寶寶嚐試十倍稀釋的米粥(就是米:水=1:10的比例,少量放進電鍋蒸即可),或是使用米精或麥精加熱水稀釋。剛開始接觸副食品時,建議濃度從稀慢慢增加,例如十倍粥可以從上層的米湯開始,再慢慢漸進到米糊。
根莖和澱粉類的食物可以考慮先給,初期像是紅蘿蔔、南瓜、地瓜,磨成泥就可以給寶寶嘗試。接著,可以逐漸加入蔬菜泥和水果泥,但要注意一開始先避免給寶寶吃帶毛的水果或較高致敏性的水果,例如芒果、奇異果、草莓。
再之後,可以慢慢引入肉類,如豬肉、雞肉、魚肉泥。至於蛋,建議先從蛋黃開始,再嘗試蛋白。四到六個月大時,寶寶體內所儲存的鐵質已耗盡,所以建議要多攝取富含鐵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紅莧菜、菠菜、地瓜葉)、肉類、豬肝、燕麥。
隨著副食品增加,可以逐漸減少奶量,從一餐到另一餐的餵食,直到取代一餐的奶量。目標是一歲後可以進食接近大人食物,但避免油膩、過鹹或添加物過多的食物。一歲之後,還是建議每天兩份240ml的奶(奶粉、鮮奶、保久乳),在成長階段的兒童都建議如此,以確保攝取足夠的鈣質。
吃副食品後就可以開始喝水
一旦開始進食副食品,寶寶就需要開始喝水了。在門診中,有許多已經開始吃副食品一段時間的寶寶,常常因為副食品分量漸增而奶量減少而有排便不順的問題。因為奶的組成主要是水,副食品相對含水量較少,如果沒注意注意水分補充,可能因此導致便祕。
剛開始可以少量的用湯匙餵食少量的水,之後可以買適合的寶寶練習水杯(選擇安全材質,構造簡單好清洗的為佳),讓寶寶習慣喝水。年紀大一點後也可以同時訓練咀嚼肌、手部肌肉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有甚麼不能吃的嗎?
要避免添加多餘的鹽和糖,以自然原型食物為主。切忌給寶寶吃硬且圓的堅果,一歲以下的小孩避免食用蜂蜜。另外奶製品的部分,一歲以下還是以母乳和嬰兒配方奶為主,鮮奶是一歲以上才可以喝。
吃副食品也是一種發展練習和教養
除了提供營養,吃副食品還是一種發展練習和教養。這不僅是讓寶寶習慣用湯匙進食,同時也是在培養他們的吞嚥和咀嚼能力,因此不建議將米精或麥精添加到奶瓶中餵食這樣就變成是"喝"副食品了。
此外,這段時間也是培養寶寶飲食習慣的重要階段,可以試著多元嘗試不同的食物,幫寶寶營造良好的用餐環境,也不要強迫餵食,讓寶寶培養與食物的正面關係,這樣做同時奠定未來長大後的飲食基礎。
怎麼觀察食物過敏?
建議一次添加一種食材,每次嘗試新的一種食物先觀察3-4天,如果沒有出現皮膚紅疹、腸胃道症狀(腹瀉、嘔吐等),就表示沒有過敏反應,可以繼續食用。濃度由稀至濃,少量多樣逐漸引入新食物,這樣可以更好地觀察和適應。
也建議在白天嘗試新的食物,這樣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觀察孩子的情形。如果碰到嚴重的過敏症狀,就要及時就醫。
我想諮詢更多嬰幼兒營養問題
參考資料
Perkin MR, Logan K, Tseng A, Raji B, Ayis S, Peacock J, 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oduction of allergenic foods in breast-fed infants. N Engl J Med. (2016) 374:1733–43.